跨村聯建:八一片區黨委按下區域發展“快進鍵”
發布時間:2018/8/28 17:49:45 作者:余方舟 游覽人次:253556
黨的十九大以來,小陶鎮通過跨村聯建,以聯建黨委為抓手,以地緣、人緣、產業等為聯結點,以發揮黨組織的示范引領作用和龍頭經濟實體的輻射帶動作用為著力點,打破區域界限,統籌區域資源,創造性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帶動片區各村抱團取暖,共同發展。
【組織強】
通過“跨村聯建”,建強組織基礎。一是建立好組織,成立八一片區黨委,投入約200萬元將大陶口村原小學舊址改建為八一片區黨委辦公樓,作為聯建辦公場所。同時,與省農科院、農信社、華電集團探索院村、銀村、企村合作模式,通過結對共建進一步發揮品牌效應。二是選準帶頭人,任命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許光園為片區黨委書記,充分發揮其典型示范作用及人緣優勢,帶動片區持續發展。結合村級組織換屆選舉,選優配強村級組織帶頭人,下轄7名支部書記中,高中及中專以上學歷的有6人,其中3人為黨員致富能手。三是強村帶弱村,發揮五一村作為中心村,以及八一村、大陶口村等先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聯席會議、聯合議事、聯動協商的聯建機制,通過交叉派駐黨建指導員,促進五愛、新寨等后進薄弱黨組織轉化提升。優化推廣村財增收試點項目,幫助桐林等村財薄弱村晉位升級,實現以強帶弱,均衡發展。
【產業優】
通過“跨村聯建”,優化產業結構。一是規劃推動,根據片區各村特色,全力打造現代農業孵化區、特色文化培育區、三產融合實驗區、富民產業集中區、美麗鄉村示范區、商貿物流核心區等六大產業功能區,加速打造一區一品、一區一業,促進片區實現村民富裕、經濟發展。二是龍頭帶動,在五一村鮮切花產業的基礎上,投入200萬元在桐林村打造40畝鮮切花二期項目,投入300萬元規劃建設村主干創業孵化園,成立10余名村主干加入的創業公司,建立花卉種苗培育基地,并以此為依托建設鮮切花電商交易中心和村主干教育培訓中心,將小陶鮮切花產業打造成為農村“領頭雁”帶動群眾致富增收的示范典型。三是區域聯動,以片區為單位向上爭取政策及資金扶持,擴大項目盤子。打包片區旅游資源發展全域鄉村旅游;結合小陶竹產業優勢,建設竹產業科技孵化園,實現林竹全產業鏈加速構建,竹產品精深加工率、商品化率、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依托八一工業園區,服務絕緣硅新材料項目入駐投產,努力打造小陶硅產業制造新高地,創造財稅增長點;擴大鮮切花產業規模,多村、聯片、產業化種植,配套建設農村電商示范中心,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村容美】
通過“跨村聯建”,美化綜合環境。一是綜合環境提升了,組織干部、黨員和群眾共計350余人次對片區集中開展綜合環境治理,勸導陶新街道拆除彩鋼瓦大棚51戶1362.84㎡,機械清理河道6.4公里,修剪行道樹4.4公里,新增綠化面積約1500㎡,拆除沿線危舊房9座742㎡,新建家風家訓文化長廊290㎡。二是環境衛生整潔了,片區環境衛生實行“同抓共治”,將房前屋后“三包”寫入村規民約,培育愛護環境的向上民風;結合“生態小陶”主題黨日活動,將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二定為全民清潔日,形成做常做長、真抓實干、黨員帶頭、全民參與的環境衛生整治局面。三是基礎設施優化了,投入約4000萬元,對八一片區路段及205國道集鎮路段共計10.2公里公路實施“白改黑”路面改造工程;投入約370萬元,實施陶新街道農網改造項目,對農網線路進行下地及改線處理;投入104萬元,對陶新街道進行立面改造,統一制作挑梁、店招,規范沿街住房墻體裝飾風格。通過綜合整治,推動片區環境衛生顯著改善,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積極打造“宜居、宜旅”的片區生態。
【百姓樂】
通過“跨村聯建”,讓百姓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一是收入水平提高了,通過鮮切花種植,帶動農戶實現約1.8萬元/畝·年的人均收入,比傳統菜稻種植增加收入約6000元/畝·年。二是就業機會增加了,通過建設竹產業科技孵化園、實施絕緣硅新材料項目、發展全域鄉村旅游等重點工程,提高對高新技術人才的吸引力,發展住宿、餐飲等旅游周邊產業,創造就業崗位300余個,引導農村青年與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三是文化生活豐富了,投入70萬元將大陶口村禮堂改建為“美麗鄉村”講習所,用于舉辦各項文體活動、節目匯演、技術和就業培訓等,在豐富文化娛樂生活的同時培育積極向上的鄉風民風。四是群防群治體制健全了,打破原來河長、路長各自為政的管理方式,開展河道、道路共治共管,提升治理實效,實施農村綜治“天眼”監控項目,首期在大陶口村安裝監控24臺,實行治安聯防、糾紛聯調、隱患聯治、平安聯創,推進片區社會和諧安定,百姓安居樂業。
下一階段,八一片區黨委將繼續以“組織聯建、產業聯動、環境聯治、文明聯創”為主要內容,按照“組織強、產業優、村容美、百姓樂”的目標要求,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爭取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取得新的經驗和成績。